仰望星空——瑞安中学星雕塑落成记
进入瑞安中学校园,穿过校训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瑞安中学星雕塑:仰望星空。雕塑高12.3米,是目前浙江省中小学中体量最大的一尊雕塑,现为瑞安中学的文化地标。它是学校师生合影拍照的最佳取景地,是宾客来校必选的参观点,被师生评为校园十景之一。2021年瑞安中学建校125周年,由黄瑞勇(校友)缪晗涵(学生)填词、叶葱葱(校友)谱曲,共同创作了《仰望星空》主题歌。
(一)
说起瑞安中学星雕塑,首先与2006年110周年校庆有关。南京瑞中校友会召开理事会,徐启仁、王鉴远、彭云楼、陈钦峦等校友讨论用什么礼物庆贺母校的生日。有建议送字画的,送假山石的,南大天文系退休的彭云楼校友提议,可否命名一颗小行星献给母校?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主意好,很有意义!为了办成这件事,大家想到了我们的校友、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孙义燧院士,在孙院士的帮助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答应了此事。天体小行星的命名有一个规则,谁发现,谁有权提议命名。当时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有很多颗,彭云楼先生说要选一颗大一点亮一点的,容易找得着,看得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最终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于2005年确定4073号小行星为瑞安中学星,这在当时全国中小学里是第一颗以中小学校命名的小行星。瑞中星获得命名后,南京瑞中校友会要制作一个雕塑放在学校,纪念这一历史性的盛事。当时制作雕塑的公司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模型,校友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入瑞中与天文的元素,如增加了一个日晷,在轨道上添一个小行星、RZ(瑞中)的符号等。由于不是真正的原创,独特性不够,雕塑体量、放的位置都不够理想,与瑞中星这一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不相称。
在筹备2016年120周年校庆时,学校打算重新设计“瑞安中学星”雕塑,放在学校的中轴线上。2014年3月瑞中向社会公布了“瑞安中学星”雕塑设计方案征集启示,规定了雕塑的位置、主题、总体要求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先后得到三位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分别来自是温州、南京、瑞安本土。大家对三个设计方案分歧较大,共识度不高,为慎重起见,雕塑在双甲之庆时重新设计安装的设想就搁浅了。
学校120周年校庆期间,1977届徐存松校友作为嘉宾参加庆祝大会。期间,他的同班同学、瑞安中医院的名中医郑润杰校友提议,由徐存松向母校捐资建造雕塑,徐存松校友欣然同意。于是,学校又启动了雕塑的设计工作。由于前期的教训,当时考虑,作为艺术作品,不同人的艺术修养不同、理解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达到高度一致很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聘请一位大师设计,由于名人效应,校友、师生、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度就可能大大提高。于是通过北京的陈春江校友联系到中国雕塑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的雕塑大师曾成钢教授来设计“瑞安中学星”雕塑。
(二)
请曾教授设计雕塑可以说是“三顾茅庐”。
第一次见面是曾教授回平阳鳌江老家,我们趁机邀请他到瑞中参观考察。游览瑞中后,瑞安中学辉煌的办学成就,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他深有触动,表示乐意接受这个雕塑的设计任务。但他提出是不是设计一个孙诒让具象的雕塑?我解释,学校里已有一个上海校友会在100周年校庆时捐赠的孙诒让铜像,另外在瑞安玉海广场也有一个大型的孙诒让雕塑,再做一个,十有八九把那两个比下去,感觉不妥。所以我还是坚持做一个意象的雕塑,也就是瑞中星的雕塑,主题是“仰望星空”。但把“仰望星空”这样一个抽象的理念,变成具体可感的雕塑,难度极大!过了半年多,没有得到设计进展的反馈。
第二年我参加北京校友会年会期间,又联系曾教授碰面。当时在场的还有陈进玉、陈春江、张小国等校友。陈进玉校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雕塑能否反映一种亲密的师生关系?他回忆自己在中小学阶段,那时候学生敬爱老师,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亲密,情同父子。他对当下师生关系,特别是大学里学生称老师为老板,很反感。这个要求无疑又增加了雕塑设计的难度。
曾教授作为雕塑大家,不断承接如“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文化项目的设计任务,很忙。过了好长的时间,方案依然没有进展,我也很着急,于是又通过陈春江校友联系曾教授,了解雕塑设计的情况。春江校友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曾教授在杭州,希望我到杭州再跟曾教授交流一次。那天我赶到了杭州西溪湿地的“杭州莲美术馆”,吃了中饭。曾教授希望我把“仰望星空”主题的理解详细地说明一下。然后我简略介绍了瑞安中学艰难的办学历程,把雕塑主题以及自己对当下中学教育的理解谈了个人的思考,得到了曾教授的高度认可。
过了几个月就拿到曾教授的一个设计方案,经过讨论,这个方案整体上得到大家的认可,有原创性,很有气势。雕塑整体上看是一个人,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顶部是甲骨文“星与空”及其演化,空字转了90度,更加有动感,像一只飞鸟,有放飞梦想之意,下面是甲骨文的星字,两个字组成了一个抬头眺望远方的姿势,像甲骨文的“望”字。甲骨文“望”字的象形意义是一个人侧身站在高高的土墩上,竖目,瞳子突出,有登高远看之意。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中部两只巨大的脚踩在坚实的大地上,体现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主题意境。雕塑之所以用甲骨文来表达,一方面是纪念瑞安中学的创始人孙诒让先生,他是中国甲骨文研究的开山鼻祖,表明瑞安中学面向未来,也要继承传统,同时甲骨文的线条非常刚性,做成雕塑张力很强,气势磅礴。底部巨大的花岗岩取自太行山,这块石头代表坚实的大地,又是一个人的一只肩膀,希望我们的学子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人生,也可以看成是老师的肩膀,体现甘为人梯的师者仁心,反映亲密的师生关系。
在雕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有三个地方学校提出了修改建议,得到了曾教授的采纳,并加以完善。一个地方是雕塑原来是一大一小两个人,大带小,体现师生关系。徐存德副校长认为两个不够简洁,体量气势不够,还是一个好;另一个地方是星字甲骨文的三个圆圈是一样大的。在中国文化中,三代表无数,三个圆圈代表繁星满天。我给曾教授建议,在漫天的繁星中,不知道那颗是瑞安中学星?能不能搞一个最大、最亮的星,代表(4073号)瑞安中学星?现在三颗星中,当中这颗最大,那就是瑞安中学星!雕塑原来设计的高度是11米,在施工的过程中我提议能否把高度加到12.3米?为什么?因为2019年是瑞中建校123周年,同时“一、二、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寓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希望瑞安中学的教育事业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三)
雕塑由我国著名的雕塑制作公司、北京市奕东园雕塑制作中心加工安装。完工后,需要一个说明。落成典礼将至,曾教授实在是千头万绪,一时没能提供说明文稿,只好我拟了一个说明文稿交给曾大师审定,结果曾老师对这段说明表示认可并大加赞赏,他修改几个字就定稿了。
瑞安中学星雕塑于2019年12月19日落成,对曾教授而言是一个小作品,但设计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在整个雕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越是大师,越严谨、越谦卑、越包容。
今天,这座位于瑞中校园中轴线上,矗立在中心广场的“瑞安中学星”大型雕塑,是瑞安中学一项标志性的的文化工程,也是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的体现。她不仅给予我们自豪和荣誉,也将是全体瑞中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现在,我们期待每位进出校门的瑞中人,时刻要胸怀天下,在苍穹之下,大地之上,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坚守良知,正直做人,我们要仰望星空,心存理想,思考教育的未来、国家和人类的未来以及自己人生的未来。我们更期待,瑞中人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不断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在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事业中听到瑞中学子越来越多精彩的人生故事!
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