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浙江 台州

“健康天台”绽放绚丽之花

神秀天台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健康天台”绽放绚丽之花

这里,是云雾缭绕的茶山的故乡,也是长生乌药、古老黄精和铁皮石斛的乐土。这里,就是隐匿于群山怀抱之中的天台,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一个以“一叶三草”为核心,且充满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健康产业体系。

“一叶云雾”飘香全国

据史料考证,天台山产茶已有1800余年历史。早在秦汉,天台桐柏山一带就有以茶治病的传说。“一叶三草”的叶就是茶叶,是指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的天台山云雾茶。因茶园多分布于天台山诸峰,常年云雾缭绕,具独特韵味,故而得名。

天台山云雾茶“紧直带勾,清高有韵”,为毛峰型细嫩烘青绿茶,其外形细紧挺直有锋苗,色泽绿润有毫。1979年,天台山云雾茶列入浙江省首批恢复生产的历史名茶,2012年天台山云雾茶加工技艺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止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10.3万亩,全县年产干茶达3053吨,建成省级生态茶园4个,省级标准化名茶厂3家。

这些年来,天台县始终围绕“生态、文化、优质、特色”做强做优茶产业文章,构建起了“企业+合作社+基地+产地市场+农户”的多种经营模式。为培养壮大产业龙头,天台连续十多年出台茶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每年安排相应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和龙头培养。目前,天台已建有现代茶叶加工企业35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30多家,家庭农场50多家,其中28家主体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天台山云雾茶为兰花型嫩青名优绿茶,其独特品质与深厚文化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同类市场中占据显著优势。全县三分之二的产量通过6个产地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三分之一的产量通过经营主体销往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日本等地,形成了“以台州、宁波、温州为主攻,以长三角经济圈城市为重点,以专卖门店为终端网点”的市场拓展策略,目前已开设天台山云雾茶专卖店约160多家,年销达500余吨。

作为公共品牌,天台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协会协同、企业参与的“天台山云雾茶”品牌宣传机制。约数十多年发展,天台山云雾茶与天台县不仅斩获了中华文化名茶、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200多项荣誉,树立独特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而且通过产业发展壮大,构建起了绿、黄、红、白等丰富的产品系列。

讲好“三棵仙草”故事

2021年5月,浙江省下发《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做大做强道地药材。天台县是浙江省中药材八大产区县之一,是多种药材的道地产区。其中以铁皮石斛、乌药和黄精最负盛名,因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被誉为天台山“三棵仙草”。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从业人员1.6万人。

铁皮石斛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效。天台铁皮石斛的种植历史和种植规模都位居省内首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人工仿野生种植,至今已有30多年,是国内最早进行人工种植的县,已形成较稳定的产业。全县种植面积达4400亩,现有省内最大的规模化、集约化、原生态铁皮石斛种植GAP基地3323亩。“立钻”牌铁皮枫斗晶,是全国唯一取得“药”字号登记的铁皮石斛类产品。

《本草纲目》载:乌药,“以天台者为胜”。《中药大辞典》记载:乌药以浙江产量最大,品质最好,以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天台乌药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新“浙八味”,“台乌”牌乌药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天台乌药林下种植系统已入选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同时,天台是全国最早且唯一实施与推广乌药种植和深加工技术,建立了国家乌药种植与加工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500亩,采用林下套种、仿生种植,实施标准化管理,全县种植面积达2300亩。

黄精药食同源,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台州特产志》天台名产-名药篇记载:“黄精,中医以根茎入药,产天台华顶山者良”。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4500亩,从事黄精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有36家,开发的黄精产品产品销售额达6000万元。2021年,天台县出台了《关于推进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正式成立由由黄精种植、加工、销售及服务的经营主体组成的天台县黄精产业农合联,推动天台县黄精产业组织化、品牌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

中医药健康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领域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对天台推进大跨越,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年来,全县依托道地药材种植悠久、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政策发力、科创助力、产业用力,着力讲好“一叶三草”故事,赋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天台在健全标准体系上下功夫,成立由县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8个部门组成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围绕“三棵仙草”特性,科学设计整体标准框架,从种植、加工与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出发,分析各环节应用上的标准要素,打造标准化综合体。目前,三类产品标准综合体共包含标准200多个。

为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天台持续加大药企帮扶力度。融合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广告宣传、安全生产等业务,建立健全“一企一品一案”,通过提前介入、人员驻点等方式,帮助企业破解难题。目前,已为全县黄精生产企业累计补贴180万元,指导4家企业完成保健食品批文清理换证工作,助推7家黄精生产企业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企业改造成本节省100余万元。

在多方的支持和努力下,天台中药材已从单一种植模式走向“纵向一体化”产业发展,建立“企业+村集体+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三棵仙草”为原料,衍生出十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包含药品、保健品、酒水饮料、花茶、即食食品等,带动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达18亿元,解决2800多人就业问题,全年雇工达2万多人次,带动增收超1亿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长效稳定增收,为探索中药产业现代化转型和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天台样本。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