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浙江 资讯

这个暑假,踏上百万年人类之旅 宁波博物院举办自然科普展“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7月6日起,宁波博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推出暑期自然科普类展览“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展出145件(组)展品,包括古人类头骨、牙齿、下颌骨等化石、模型,大量旧石器时代石制品、骨制品,以及各类反映当时生活环境的伴生动物化石及模型,共同探寻中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进程。

如果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以一年的长度做比,那么1月1日就是宇宙大爆炸,到3月,单细胞生物出现,12月12日恐龙登场,一直到12月31日下午13点20分,一种能够习惯性两足行走的灵长类物种——撒海尔人乍得种出现在地球上,属于人类的历史,开始了。

从宇宙的维度来看,长达700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不过一瞬,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是一条漫长曲折的奇迹之路。散落在中华大地上诸多古人类化石,连同大量伴生遗迹,记录了东方古人类的演化历程,实证了我国百万余年的人类演化史。

7月6日起,宁波博物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推出暑期自然科普类展览“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展出145件(组)展品,包括古人类头骨、牙齿、下颌骨等化石、模型,大量旧石器时代石制品、骨制品,以及各类反映当时生活环境的伴生动物化石及模型,共同探寻中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进程。

中国人,从何而来

本次展览,生动解答了“中国人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展览以地球生命起源为开篇,自人猿分离开始,详述早期人属成员、直立人、智人直至现代人的进化历程。

展厅照片

中国是世界上很早就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在展览中,观众们能看到,距今170万年,目前在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直立人——元谋人的牙齿化石(模型);距今42万至32万年的沂源人的牙齿模型,上面留存了只有人属成员才有的剔牙痕迹;距今30万至13万年的马坝人,头骨上的凹陷,是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暴力行为证据;距今4.2万至3.9万年的田园洞人,作为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他们纤细的趾骨(本次展出的是模型)可能是东亚古人最早穿鞋的证据。

中国古人类考古的重要发现始于1918年的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由此为世人所知。1929年12月2日,周口店首次挖掘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证实了古人类中直立人演化阶段的存在。本次展览展出了该头盖骨化石的高仿真模型(原件在二战中丢失),观众们可以仔细观察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成果。

北京人头骨(1929年)

旧石器,敲开起源之门

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百年来,中国考古工作不断深入,目前已发现70多处含有古人类化石的遗址。本次展览展出了十余处史前人类遗址,其中包括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最重要的实证地之一,距今240-200万年的人字洞遗址,通过山原貘、江南中华乳齿象等伴生动物的化石,还原更新世时期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在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遗址群中,展览集中介绍了马圈沟遗址、下马碑遗址、峙峪遗址等不同时期的遗址发现,通过功能各异的石制品——如石核、石片、细石叶等,全面反映出当时人类进餐、狩猎、制作工具、甚至加工使用颜料的生活状态。

在所展出的大量旧石器时代石制品中,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当时高超技术的生产工具——手斧。生活在中国大陆上的古人类至少在距今100完年前就开始制作、使用手斧,这一发现说明了当时的古人类已经掌握了复杂的制作技术,更为探讨古人类跨大陆迁徙扩散和交流融合提供了重要证据。

手斧 距今70-30万年

本次展览作为暑期自然科普类特展,从考古视角溯源人类演化进程,以扎实的学术成果支撑展览内容,并通过展示古DNA提取技术等现代考古手段和研究方法,见证中国古人类史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古DNA研究(采样)

古DNA研究(超净室提取)

古DNA研究(数据分析)

本展自7月6日开展,将持续展出到10月8日。暑假期间宁波博物馆实施延长开放,同时推出包括本展在内的三大特展。“文物中的动物世界”作为首个儿童友好原创展,挑选馆藏动物元素精品文物,以多元的互动增强观展体验;“流徽长吟——秦秉年捐赠天一阁唐、元、明、清古琴展”,集中展出包括传世名琴唐“石上枯”琴在内的精品古琴。观众们可以在“超长待机”的博物馆里,追溯历史,感受科学与艺术的魅力。

展讯

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时间:2024年7月6日-10月8日

地点: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馆院区一楼东特展馆

宁波博物馆暑期延长开放

2024年7月4日至9月1日实施延长开放,具体安排如下:

开放时间:9:00-21:00(20:00后停止入馆)

咨询电话:0574-82815588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

备注:期间每周一闭馆;每周五不实施延长开放(17:00闭馆);17:00后三楼全区域不对外开放。

(通讯员 项聪颖)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