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浙江 资讯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办“良渚生物多样性大揭秘”主题活动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五月正值春夏之交,万物生长之际。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口号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5月14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联合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推出“良渚生物多样性大揭秘”活动,通过直播、线上问答等形式向游客们展示良渚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也让公众从侧面感受到了杭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果。

良渚自古是野生动植物的宜居家园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被誉为世界东方文明的璀璨明珠,是我国长江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2007年良渚古城的发现也证实了以莫角山为中心的区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将之称为“中华第一城”。

经过对良渚古城遗址的发掘,考古学家们发现了非常多的动物遗存,通过动物考古种属鉴定,目前共发现了53个种属的动物遗存,如水牛、家猪、野鸭、鹤等;当时的良渚生长着茂密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通过良渚考古木质遗存可知,当时常见树木有栎、杉、樟、青冈、甜槠、苦槠、朴等。五一期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新亮相的“良渚的动物世界展”也向游客们展示了当时的良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繁荣共生的美好图景。

现如今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草丰水美,生境类型也丰富多样,有大草坪、芦苇荡、水田、竹林、油菜花田和小山等等,依然是野生动植物的宜居家园。兽类如梅花鹿、狗獾、刺猬,鸟类如白鹭、猫头鹰、小䴙䴙,植物如白花车轴草、水杉、樱花等等,不胜枚举。畅游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或许无意间就能收获一份惊喜,可以增进亲子感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探索自然之美。

留足生物多样性的栖息空间

万物生长,生生不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静卧在杭州市区西部。走进湿地,你会发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良好,水网、河道、水塘、潭池、沼泽、滩涂、岛屿间构成了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

如今的西溪湿地,已经成了多种鸟类、土著鱼类等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水质也由2005年前的劣Ⅴ类提升至目前的总体Ⅲ类,核心区域达到Ⅱ类。如今,西溪湿地由2014年的65种12目30科提升到现今的85种12目37科。鸟类种数由建园初期的79种增加到193种且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鸟类大幅增加。

西湖“山明水秀、晴好雨奇”,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千岛湖“一湖秀水、山景灵动”。在杭州,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划定并严管生态环境空间,给多样生物留足生存空间。

近年来,杭州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4个重点区域(西湖、桐庐、临安、淳安)和其他非重点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编制完成《杭州市西湖区重点区域鸟类调查、植物调查评估报告》和《杭州市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调查报告》。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监测,强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完善重点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抢救和重点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长效机制。

据统计,杭州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34个,其中风景名胜区3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22个、湿地公园4个、水产种质保护区2个、地质公园1个;森林覆盖率达66.85%,位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首位;湿地资源丰富,单位面积8公顷以上的湿地14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8.5%;记录到各类动植物2731种,其中陆生野生动物506种、淡水鱼类159种、维管植物206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7种,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4种。

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海南鳽、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水韭、野生莼菜等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频频出现,清凉峰主要保护对象华南梅花鹿由建区前的80头左右增长到目前200-300头,是多年来我市原生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验证。

2021年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精彩参展。“杭州桃源里自然科普中心”“千岛湖水基金——千岛湖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探索”等4个案例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全球100+典型案例”,保护经验引起全球关注。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