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浙江 资讯

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 浙江冷冻冷藏肉品安全总体有保证

浙江发布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8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三场),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直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

8月11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十三场),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直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问题。

陈广胜就浙江如何做好疫情输入防控工作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国内陆陆续续冒出新冠病例,意味着伴随人员跨区域流动,将存在疫情输入风险,浙江如何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对浙江来说,“外防输入”既要防境外输入,也要防省外输入。

外防输入应力求精准。为保证人员跨区域安全流动,浙江率先建立与疫情风险等级相对应的管理机制。省防控办明确规定,对低风险地区的来浙返浙人员,原则上无需核酸检测,凭“健康码”绿码即可自由有序流动。特别是对武汉地区来浙返浙人员,较早时间明确与其他地区一视同仁。因为湖北省全域已属于低风险等级,各地对离鄂离汉人员都不得另行要求核酸检测,不得另行采取有别于其他地区人员的特殊管控措施。

另一方面,鉴于国内时有零星散发病例出现,有的城市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聚集性疫情,为及时有效阻断传染源,浙江对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浙返浙人员,要求提供到达目的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经检验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对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则立即引导到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

由于疫情形势复杂多变,考虑到城市人员往往跨城区流动,如住在上城区,上班在下城区,办事到西湖区,就更难将活动范围限制在某一乡镇(街道)内。因此,对以乡镇(街道)划定风险等级的城市,浙江经综合评估,将视情以中高风险乡镇(街道)所在的区为单位,对相关来浙返浙人员核验核酸检测报告;对疫情比较严重的城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也将酌情进一步扩大流动人员检测范围。事实上,目前像乌鲁木齐、大连等城市人员离开本地,原本就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上述措施主要起核验作用,并切实查漏补缺。作为一种机制性防范,这对外防输入发挥着“防火墙”的重要功能,其效用也被实践所充分证明。

由于北京早前疫情和大连本轮疫情都与冷冻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有关,使大家比较关注与冷链食品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市场,再到大连凯洋海鲜公司,三者都存在潮湿、低温环境。据疾控专家研究分析,此类环境比较适合新冠病毒存活,一旦有污染,病毒就会在局部越聚越多,从而导致传播风险。

浙江全面加强冷链食品的全链条监管,从6月中旬开始,就着手构建“浙冷链”食品溯源管理系统,至今已覆盖8700余家重点企业,累计赋码数量41万余个,产生出入库记录75.4万余条。消费者通过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溯源码,即可查看冷冻产品进入浙江后的全链条流通信息。在前期开展一个月的重点领域食品安全大检查基础上,浙江于7月下旬又以食品冷库为重要切入点,对包含水产品在内的所有肉品生产经营场所和冷链流通环节进行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大排查。此次排查以冷冻冷藏肉品特别是进口肉类为重点品种,以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环节冷库为重点场所,以肉品集中交易市场、冷冻冷藏库房、商场超市和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的从业人员为重点对象。在摸清本地冷库底数的基础上,提出六项排查措施,即查储存条件、查追溯管理、查污染风险、查环境卫生、查物流运输、查产品质量。

新冠病毒检测是此次冷冻冷藏肉品风险排查的重点环节。在海关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监测和源头管控的同时,在省内进一步建立常态化检测机制。从近期已组织的两轮应急检测、三轮日常检测看,累计采集各类样本8.1万份,其中食品采样1.7万份、外环境采样1.5万份、从业人员采样4.8万份,至今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持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食品冷库、餐饮服务单位等重点主体的“物防”工作标准规范,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切实消除风险隐患。综合分析目前情况,浙江相关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比较到位,冷冻冷藏肉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证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